写这么一篇是我很早就想要完成的一件事。奈何自身一直处在过河的阶段,没有足够的经验支撑我纵观全局的流程。
摇曳流浪间,不觉又是一年,自身对自己当是相当不满,但却一直无法只靠自我拿起那份气力。有时候我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心理有障碍,总是跨不出去要自己躲着。实际上我也一直在责备自己这般无用,却又找不到一个突破口。
好在,等了这样久,命运给的答案开始显现。当然,凡事也得讲道理,不是说我想的就会实现。唯一能实现的途径那就是行动,我现在正挣扎并催促着拾起迷失的自己上路。
如果有人要问我是怎样才鼓起的勇气要去冲击心中的壁障。我给的答案是——我走在去见 你 的路上。
为什么
没有什么可一蹴而就。
一个产品从最开始的灵感,到设计,再到开发直至上线及运营。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工程。
就像修一栋房子,当然不是你想,它就可以拔地而起。也不是你想怎样修就可以怎样修。总归是有一个符合现实约束的规律——就是说你只能自下而上的修而不可以自上而下的修。
你当然有权利从上到下的修,放一块砖掉一块,一直到你砸出这么栋房子为止。虽说目的确实是达到了,可终究是南辕北辙。相信届时人会是住在土里更实在。
而工程,讲究的就是以期找到并运用更省力更省时更省事的方式去达成甚至超越预期的目的。本质上,就是在讲求效率。
显然从上往下修房子的方式是没有效率的。
可为什么我们要讲求效率?
很简单——因为我们贪。
产品创意
相信所有人对于『灵感』一词都不陌生。从古至今,人类所产生的灵感相信是数不胜数,在将来,也定会比数不胜数更多而不是少。
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灵感』?
细品一番,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要达成某个目的总是要面临各种约束带来的问题。一般来讲,自然是去解决问题才能达成目的。
而『灵感』,私以为,则是创造性的解决甚至跳过部分甚至全部问题而到达目的奇妙思路。
就像走路遇到一条水沟,有人当然可以选择绕路过去,那也有人选择跳过去。显然后者的效率更高。
相信每一个存在的公司都有一个大体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决定了需要何种途径去达成目的,当然,公司的目的很单纯——盈利。而一个个产品在这个维度上看,也就成了达成该目的的种种途径。
细分下来,在面对一个产品时,同样,第一点要明确的即是这个产品要达成的目的。
可产品需要达成怎样的目的呢?私以为,本质上,所有产品都是讲市场『占有率』的,这是目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用户量,自然能撑起公司盈利的目的。当然,这里所指的占有率在对于产品基础部分本身是免费的情况下就又得细分,因为这种情况下公司也只是有盈利的可能,而要再进一步盈利,这中间自然是要考虑一个叫『转化率』的东西。即产品所占有的这群免费使用的用户,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让其在产品内消费以此来盈利呢?因为本身这样一个产品一开始并不是卖出去的,而是免费分发出去的,用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掏过腰包。
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达成『占有率』以及其『转化率』是一个产品的目的。
『占有』和『转化』其实是属于产品战略上的一种布局,这个布局其实就是所谓的『免费模式』。从前的产品都是『占有』和『转化』打包一起卖出去,卖多少就占有和转化多少。而『免费模式』说简单点也就是把『占有』和『转化』拆分成两部分——先送你用,基础功能不够用了你再掏腰包。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讲『占有率』和『转化率』。因为这种模式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就好像先把更多的肉放到案板上,放好了再来宰。
从『占有』到『转化』,只有当这期间的过渡顺利才能说这个产品是成功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说这个产品为公司盈利了,达成了公司的目的。
所以到这里,我想应该明了的是,判断一个基于『免费模式』的产品创意的好坏
- 首先,是否满足能『占有』市场。
- 然后,是否满足能『转化』其已占有的市场。
这其中的两个部分都是依次缺一不可的,不然这个产品就无法存活。
就算不是『免费模式』的产品,也是可以把『占有』与『转化』揉在一起去判断的。因为这本就是『一般模式』拆分得到的路子。只是『免费模式』现今是互联网公司最常使用的一种商业手段。
当然,以上只是从商业角度去看的。
接续上面的『灵感』。
既然首先要求产品能够满足占有市场的可能,才能进入下一步去转化。那么该是怎样的产品才能占有市场呢?
向下剥开,要让产品的占有率高,通俗讲也就是要让产品使用的人多。也就是说,这个产品要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那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当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自然人们会喜欢这个东西。当人们的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更甚附带惊喜,那么也自然人们会更欢迎和喜爱这个东西。
也即是说。这个产品需要对口人的需求。所以,产品创意实际上就是来自对于人们需求挖掘及理解。只有当创意能很好的衔接需求时,这个产品才有可能受青睐。
显然,好的产品创意只是一个起点,这也是为什么我使用『有可能受到青睐』这般措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说商业上的方向及模式是『战略层面』的制定,那么一个好的创意则是『战术层面』的准备。可一场战争并不是有了战略及战术就代表赢定了。用中箭的膝盖想也会明白这并不现实。
既然有了地图,那么剩下的就该是实施了。
产品分析
如果说现在这里有一个好的产品创意了,并且得到领导层同意,有意向要开荒,那么接下来就要开始产品分析的阶段了。
为什么要做产品分析?
很明显,所谓『灵感』『创意』,只不过是灵光一闪。一个想法要付诸现实,那么就要基于现实存在的规则及规律来完。天马行空和锱珠必较,这就是想象与现实的区别。首先没有哪一个公司是拥有无限的财力和物力和人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就连责任,公司也要将其加在称呼后——责任有限公司。
我们都知道,其实『灵感』『创意』,只是一开始看到的整个事物中的一个点或某些点,它并不能展示出该事物的全貌。拿我做设计的经历来讲,有了一个灵感只是提供了一个开端,但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现实中的技术问题,理论知识,时间安排,实施心态等。也就是说,一个灵感是需要诸多思虑,反复修改才能扩展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具体的事物。
就好似,一个学生碰到一道数学题时,粗看,自己感觉上是『嗯!我感觉我能做出来。』可具体实施的时候却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壁障,一会儿这个定理忘记了,一会儿卡在那个细分问题了。诸如此类。
所以,在面对一个产品创意时,是需要扩展和完善围绕该核心面对的现实情况。目前个人能看到的有以下几点。
- 公司战略
- 市场态势
- 竞品状况
- 用户研究
公司战略
这里再次提起公司战略是因为个人以为在该阶段还需要再次评估一次产品是否贴近公司整体走向,于战略上的实施是否有相对积极的推进作用。因为有时也不排除决策层是拍脑门通过的。而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话,那接下来的实施阶段肯定会出现可利用资源奇缺而致难产烂尾。这般事情屡见不鲜,常看到有公司砍到这个砍掉那个。
兴许有人以为这成不成和你一个螺丝钉有什么关系。那我也只能说你请不要把自己的妄自菲薄涵盖至所有人。首先从个人来说,我并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尽量少走弯路,珍惜生命才能享受生命,这是个人战略上的原则。再者我和公司只是单纯的合作关系,在确认合作时分大家就已经在一条船上了,公司的利益也直接和间接关系到我个人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写这样一段。
市场态势
这是从市场的角度去看,了解相关市场当前形势以及未来趋势是为了得出一个结论——产品的出现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我想,历史的车轮是谁也无法阻挡的。翻看一番历史就可以感觉到,这个车轮它始终是向前的,是前进。这是趋势,只有顺势而为才可能存活更好,因为这样的历史进程才是容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而大多数人的力量是多余剩下的少数人的,所以历史才会这样走。或许有人要说那也有因为一两个人而改变历史的呢,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以为只是让车轮偏离了一点方向,但总的方向仍然是不变的,再者,有人拨乱历史方向,就也有人拨正历史方向。总归是趋向平衡。
一个产品如果说要逆市场规律而为,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市场规律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规律本质上也简单,市场需求大,消费者自然是流向该方面需求的供应方的。
简单讲,就好比有人现在饿了,吃饭是他的需求,而供应方却提供给他一间厕所。那这个人是买账还是不买账呢?
所以,一个产品必须要尊重当前以及未来的市场态势才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而只有被人们接受了,才能达成占有市场的目的。
这里也间接给是否要继续该项目这个问题对应的答案作了进一步补充。
竞品状况
竞品,顾名思义就是竞争产品。
其实互联网行业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个人感觉市场其实已经显现出趋于饱和的状态了。这从互联网行业对人才由面向低阶的大量需求向中高阶的转变就能看出来。
所以,现在要想在互联网领域开辟一片新地,实际上已经变得相对困难了。站在用户角度来看,确实是几乎手机软件的功能已经到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到的境地了。
在已开辟领域有大量『玩家』厮杀的,互联网行业称之为『红海』。反之,没有人玩儿的全新领域则称之为『蓝海』。相信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处的战场都是属于『红海』的。
究竟怎样才能在『红海』中杀出分得一杯羹呢?
身处该行业的人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叫做『差异化』。个人以为其本质也很简单,就是对于用户需求挖掘的深度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组合优化。总而言之是想尽办法玩出不一样的新花样。
既然想要玩出新花样,自然是要先了解清楚相同乃至相通领域里的其他『玩家』当前是怎么玩的,是什么个状况。
正所谓知己知彼。了解竞争对手以及其处境,是战术决策时必须的条件。走过套路才能见招拆招,才能见缝插针。
『竞品分析』是对于产品当前自身及周围状况的信息搜集。对于我个人也是一个是否要继续跟进的判断依据之一。也是用于修正决策层的判断的客观信息其一。
同时『竞品分析』也是服务于下一项的以及为设计具体的实施提供了实例可供参考甚至学习。
用户研究
产品是否能对接好用户需求,是预先判断产品本身是否有成功可能性的重要指标。
前面所举吃饭与厕所的例子就能很好的说明用户是否买单的缘由。
一个好的产品创意,起初也是针对性的由某一个或多个需求点去挖掘得到的。而对于一般产品而言,不能是只面向这些点着力的,这些产品创意所显露的需求点该是属于众多需求中的亮点而不是全部。
这里我以用餐为例作一个简单的需求挖掘及整理
- 人饿了 - 饿了要吃东西 - 吃东西是人们的需求 - 在吃东西的需求下细分,人们口味不尽相同,正餐/小吃/甜点等 - 口味需求下细分,有人能填肚子就行,有人对口味/口感有需求 - 对口味/口感有需求的,又有喜欢吃和忌吃的差异需求 - …
故,纵使是吃这么一个普通的需求,也是会折射出甚多的不同。而之前所指的『差异化』我以为也就是指对于用户需求的挖掘,甚至挖出竞品们没有的东西。这也是对于所谓细节的追求。
需求的明确对于战术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指明的是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着力点。因为只有理解人们的需求,才有可能针对性的给予满足。否则就只是盲人摸象,做出四不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想,在产品创意出现之时就已经隐性确立了一个拥有交叉需求的大的目标群体。
私以为『用户研究』则是针对该类群体对于各种情景的反应进行深度测试和探讨,情景可以是模拟环境,也可以是旁敲侧击,可以是个例的,也可以是大数据的,量力而行下自然是越全越好。以期从用户的反应/反馈中捕获出更多更准确更深层次的需求来寻获设计目标与可行性依据,需求细分的同时也完成了用户的细分。使整个供需关系变得明确,也为产品具体的定位添一块砖瓦。
蛋糕你只能切一块,而不可能全部拿走,因为其余的要么已经被人拿走,要么就是你吃不下。而差异化,变相的也是在寻找可以切的蛋糕及其分量的过程以及在确定大致分量情况下为资源的分配和调度提供依据。
目的要明确,才知道在哪里使力。同时目的也要相对准确,才知道使力过是不是有更高可能获得回报。
- 『用户研究』的一般方法有
- 场景观察
- 执行使用测试(可用性测试)
- 事故分析(结合运营数据)
- 问卷调查
- 访谈研究
- 自行研究(可用性测试)
- 协同设计和评估
- 创新方法
- 桌面研究
- 模型研究
- 专家评估
- 自动化评估
- 该是包括但不限于此等类目,具体视可动用资源而选定并实施。
获得的信息通过分析及整理,最终做到了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群,即明确产品定位。这时候设计目标已然显现出来,终于得到用户研究的输出品——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包含了该类型用户的大致背景,属性分布。使用场景和其反应以及从这些反应中提炼出的核心需求。为设计和开发人员提供依据,同时也能避免开发过程中有小伙伴私自代入自身需求。
最后,所有汇聚的信息整合成数据并使其可视化。可视化的目的是为通俗易懂的将现已知的情况及数据进行一个梳理和阐述。这个东西最终是要经由整个团队观看交流的。团队成员探讨后才能拍板是否有值得大家一搏。毕竟一个产品关乎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两个人,而是整个团队接下来的行程。如若无法通过,即使硬推,也只是打消大家的积极性,使项目进展缓慢乃至停滞。再者,大家的眼睛肯定能看到完成研究工作的人所看不到的,如若推行,也可作出一些未曾考虑过的补充好让项目基础能更加完整稳定。
至此,创造一个产品所走的前两步——『产品创意』与『产品分析』就告一段落。
『产品创意』层面,私以为虽然是一个关乎『灵感』的东西,但这样的灵感却是偏向战略层面的。因为只有当产品创意的方向与公司的核心战略相一致或相近,才有可能被采纳。其『灵感』的源泉仍然是围绕公司核心利益来搭建的。也就是说『产品创意』是要为公司战略服务的,因为是否开辟新战场,对于公司决策层来说都是要基于战略布局来考虑。而不是凭空拍脑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所以,许多新东西往往是初创公司做出来,而大公司都是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慢慢来。这是因为体量的不同,对于战略纵深的要求也就变得不同。
小公司的战略就很单薄,就是依靠创新来杀入或开辟市场,只要方向对了大家都光着膀子干就准没错。
大公司的战略就得浑厚,因为在面临更多方面的竞争时,要稳住自身已有。在守的同时还要基于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尽早布局未来以此达到攻的目的。毕竟三心二意不思进取只会让自己被周围的对手蚕食殆尽,而如若力量分散成沙也注定一事无成,因为大公司想玩的肯定都是玩大的。公司若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得稳中求进。所以大家看到的多是修修补补。如若决策层判断准确,哪怕是韬光养晦几年,也会再次冒出来站在浪潮之巅。可韬光养晦毕竟是需要时间的,而时间对于公司来说就意味着钱。如若不能稳好自身脚步,很『快』,钱就会花光了,这样只会人去楼空。当人员减少时自然是越来越力不从心,随着推移,如果不能及时意识到错误并且砍掉一切无关紧要的变得专注的话就只会每况愈下。
也不奇怪,每年都能看到很多爆发力十足的小公司突然跻身风口浪尖,可过阵子就像消失了一般。而许多大公司经年累积至现在,却仍然屹立不倒,偶尔又蹦出来吹吹风。它们的差异,是决策的差异。
相信也看到过不少从前的大公司就像抱着祖宗一样抱着老本行不愿转型,终是破产。
在面对历史的进程时,这样的所作所为叫什么?
螳臂挡车。
写到这里,我和上次一样老眼昏花了。大概白底黑字密密麻麻看久了,就会这样吧。所以这初稿现在暂且就不校对检查了。这次写下来是措辞很不顺手的感觉,也不知是我精力不济,还是我逻辑不顺。我想大概是前者吧。
本想一次写完全部,可提笔间才发觉这阐述的内容实在是比预想的要多,单本篇就有近 7000 字。所以就勉为其难拆分完成吧。
捋顺这些东西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中肯定能体会到新鲜的事物。对于今后不论是与人辩驳还是与公司接触,至少在思路上会相对比从前的自己清晰明确。相信对于今后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有所裨益。
谨此抒我己见。多是行文于脑内直出。自我感觉肯定有诸多罅隙地方,若是瞧见,让君见笑了。
且修整片刻,往后还要完成后续及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