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意志与另一个意志有几种关系,一个意志改变另一个,一个意志被另一个改变,一个意志顺应另一个,一个意志让另一个顺应,一个意志强迫另一个,一个意志被另一个强迫,最好的情况应该是,一个意志尊重另一个,另一个也尊重这个意志。

我想,之前的那些情况重点都是放在了矛盾上,按照一般人来看一旦是碰到了矛盾,注意力就全都被抓到了矛盾的这个点上五花大绑,以至于大打出手的伤伤和气也是常有。

说起来,这也算一门平衡。

分解一下意志之间的尊重,想必什么改变,顺应,强迫都是包含在内的。如此看来这和一开头那单纯的分类讨论两个意志的几种关系该不在同一维度。

一个意志尊重另个意志,另一个也尊重这个意志。“让”该是这里头的核心。

就拿两个人相处来说,假设某男和某女是恋爱的关系,其中任何一方生气或遇事不利导致心境低落甚至愤怒。一方可以选择顺应,诸如安慰,奉承。一方可以选择强迫另一方,诸如施压,争吵。一方还可以选择改变另一方,诸如说服,沉默。

单从某个角度来看,似乎都没有太好的解决问题。只是私以为,将维度拉大一点, 毕竟解决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单单从某一个面入手反而是最解决不了问题的,倒是最有效率的破坏平衡的方法,或许值得一试。若是任何事情都那么直来直去,要“围魏救赵”,“以退为进”这些策略来又是何用?

或许,对方并没有错,当然是可以平铺直叙好好安慰一番。

又或许,对方确实是因为自己的过错闹得不愉快,有人却依旧一根筋的直上直下,搓指头算算也知哪怕收场亦不是圆满。

这时候就需要“让”。

单看“让”字,似乎仅仅表达出一个我要吃亏的样子。 再看,若加一个条件,一方是非常喜欢另一方的,那十有八九都会选择“让”,且该方又不会觉得自己有吃到什么苦的。

虽就如此一个字,但总觉得里头蕴含的哲理却是颇多。度把握不好,稍不甚就显得来你软弱。老要另一方的“让”,又显得来不爱护和不关心。我想,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可以通用。千人千面,千事千验。 几乎每一次考卷上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最多相似。说起来相似却又差毫厘,谬千里。

诸如对方确实有不对,不要这么理智的看到问题就直奔而去,可有考虑过对方当时的状态能否被你大义凛然的一阵填鸭,可有考虑如此做只是更为另方添堵?或许,你可以先“让”一番,好好安慰,哪怕情况糟糕到只能沉默,待到平复,再“进”,得以好好互动与交流,甚至轻笔一描,亦不失画龙点睛之妙,只要能沟通成功,效果岂不按理说更好?想想,先“让”再“进”,岂不是维持了这里头的平衡?打岔的会问了“那岂不是又回到了原点”。那我也只能说,大哥,你也是单纯的飞起,请搭公车去“宏观站”再看一看,宏观上来讲,你们不都是在前进么?

“让”,该也不过其中一个核心而已。更多的,以我资质,或还需假以时日。

不过日常的冰山一角,总归道理是死,人是活。拿捏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是没人知道这回响会是好或者坏罢。

其实写这么多,是想顺道引出来,万物皆是处于平衡当中如此一个观点。

私以为,不论小到学习考试,端茶倒水。大到商贾尖斗,累卵社稷。皆是朝着趋于平衡的方向。

哪怕你觉得你可以做到理智的看待一切问题。

要明白,理智的以为理智可以解决一切,却偏偏是最不理智。 毕竟,不过一个凡人。撇开感性,也算不得完整。

觉得,仅仅一副阴阳图都足矣涵盖一切了,今人自有今人智慧也不妨碍古人也有他们的。只是近来的人们,容易被误导以至于都分不清好坏。不敢再细嚼吞枣,怕洋洋洒洒不可收。
山外山,人外人。

囫囵闲散,不知所谓。

满纸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