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交叉一下便又分开了去,循环往复。整个动作只觉着顺滑,从而舒适,继而优雅。
连绵的景除却另一辆火车错过时,从不闪躲。有山,有水,有险,有路。”

原来一切事物仅是存在于此,从未想过要表达这样那般的意思,而意识却将其修饰到似是有灵性一般。又是闪躲,又是优雅,又是险,又是路。寥寥几句便故作了深邃。归根结底,是人之意识的自以为是,装在脑袋里不自在,需假借外物来表达。可矛盾的是,明明是想要表达,却尽是表达神秘,一看,云里雾里。这到底算表达还是不算呢?

算,当然算。表达的内容和表达本身没有什么冲突。“表达”这个行动本身只关心是做或不做,这是逻辑的基本构成,似那一个开关,1 和 0,只作为内容的一个载体。开关不关心开关的是什么,1/0 不在乎承载的是一张图片还是影片。若比作货车,其本身不关心拉的货是什么,只关心拉还是不。故,先前的表达这辆车它拉货了,只不过拉的是“虚”这个货,也可能拉的是“马货”。当然,大多时候,大家也热衷于拉虚货和马货。

(“马货”在西部方言中意即次等品。词源经由水货、大路货、及上海货、广货等同类词延伸而得。在现代化进程中,马作为运输工具已逐步从生产生活中边缘化,由车船等代替。用马驮沦为落后,老土之方式,其载之物也就被认为不上档次,故“马货”一词衍生而出。)

对于表达与表达之内容从逻辑上拆分,应是如此罢。逻辑是宇宙本身的真理,我们做的也仅是认识了它,继而将其作为工具去推至我们凭肉眼看不到的边际。扯远了

你我认知中的一切,即是依靠逻辑来连接的。当说到“缆线交叉又分开”时,实际上你意识中一开始是否定的,因为基础认知里,线缆是死物。如是前提下,只有当你看到“连绵的景除却另一辆火车错过时,从不闪躲。”才构建起完整的逻辑联系。悟到,原来是在车上且是火车上看去。你会先想起自己坐车时看到过的线缆交叉又分开的画面,加上速度你再想起那顺滑的模样。当然,再有不有所谓优雅,那便看你感受到什么了。

可“连绵的景除却另一辆火车错过时,从不闪躲。”你又是如何做到很快明白是坐在火车上看风景呢。从逻辑的角度上,可以是汽车或别的什么上啊,为什么会被限定是火车呢,且有个错误是景会闪躲,实际上景也是静物怎会像活物一般闪躲呢?信息的表达者是通过什么让信息的接受者正确理解到的呢?

私以为,是共识,以下是起作用的两个共识。
第一个是关于判断是火车而不是其他的。这个共识是“错”。一般来讲,两辆车相向行使,我们称之为错车。我们接触最多自然是大马路上的错车。你开一辆车与摩托错车,与轿车错车,与卡车错车,可就是没有与火车错过车。因为我们达成的共识是,一般称在同一条马路上且相互之间没有其他物体间隔而相向驶过叫错车。思考一下这种情况,当你在高速路,或者中间有隔栏的路上与对面来的车错过去时,可是有下意识觉得“错车”这个说法你很大概率不会用到?而只是觉得过去了,不是吗?而火车轨是一种专用车道,你的汽车是不会行驶在其上,你与火车间总是有间隔。所以,你唯一有的与火车错车的经历,便是当你在另一辆火车上时。可如若“错”字去掉,你还能肯定我是在火车上?哪怕是在车上?

第二个共识。为什么明明是逻辑上错误的“景在闪躲”,你却不认为其是有误反而觉得比“景被火车挡了一下”的表达更高级?此处共识叫“修辞”。这个共识是我们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同一个叫语文的老师教给我们的手法。将不相干事物的不同特性组合起来便让枯燥的东西倒多了几分颜色。感觉上确实要“高级”那么一些。

再往下挖,“高级”是高级在哪?不经思考,我想是道不出来。

“看,大自然都没有的,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我有!没见过吧?不知道吧?高不高级?”
“高级!”

私以为,人们往往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多会觉着高级罢。运用修辞手法描绘出的高级,整个过程应是自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即是自现实,到感性扭曲现实,再到还原现实。简单来讲,就是表达者在物理现实上加了一层叫感性的滤镜(理性到感性/现实到感性扭曲现实),让接收者透过滤镜去看现实(感性到理性/还原现实)。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文学上的修辞手法的本质是让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我无意于说这东西好或不好。就像“表达”一样,“修辞手法”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自然是表达的子集,自然也是载体中的一份子。它也不在意拉的什么货。而装货的始终是人,有的人装的恰恰好,四平八稳,大家都认为他装的好,谓之高级。也有人却什么都要复杂化一下统统往里装,大家声音有点不太一样了,奉承的、一知半解的说这人装的好,装的高级。而另一些又说这人装多了,装过了。

“有山,有水,有险,有路”

可如果我换下顺序

“有水,有山,有路,有险”

可否注意到两块的变化?意识中的你改变了,变成了开始先看到的是水,再看到的是山。变成了先看到的是路,再看到的是险。
可是注意到,你的视线被水山重新引导了?以至于你站着去看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罢。先看山,再看水,你多半站在山上俯看水。而先看水,再看山,你多半又站在了水边仰看山。

再来,你的经历被重新引导了。先险后路,你感受到了由重到轻,情绪豁然开朗。先路后险,你感受到了由轻到重,情绪逐渐压抑。

是谓何?仅仅改变措辞之顺序便将人引向两种位置,两种情绪。

如是会造成什么影响?位置之改变意即观察事物的角度改变。显然,横看成林侧成峰,不论山水抑或水山,“山”“水”二物在意识中所成之像皆不相同。不论险路抑或路险,“路”“险”二物在感性中所成之情绪皆不相同。

再来

如是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位置之改变意即你观察事物的角度改变。显然,横看成林侧成峰,不论山水抑或水山,“山”“水”二物在你意识中所成之像皆不相同。不论险路抑或路险,“路”“险”二物在你感性中所成之情绪皆不相同。

仅仅“你”字之差,有“你”会否较无“你”更可能去自身代入进去思考?而不是只看到没有情绪起伏的陈述被一带而过?

以上仅仅是个引子。

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这大概是门技术,也是门艺术。

但可否想过或有意识到,你看的抖音;你看的今日头条新闻;你看的公众号文章;你看的广告;你网购看的商品简介都在使用这样一门技术呢?

可有想过当你在看抖音时,你到底在看什么?你看过或正在看的,是你自己真正想看的吗?还是,仅仅是不停的被看这个,过 15s 后刷一下又被看那个?全部都是你喜欢看的不是吗?

你想看什么?你想买什么?你什么也没看,你什么也没买。

你只是觉着,爽!

你说我这拉货的车,装的怎么样?

谈笑间,吃了一桶泡面。

我也只是觉得,爽!

————

2019 年

7 月 23 日

去京之火车上